13607878993
您当前位置: 首页 律师文集 刑事审判
文章列表

刑事申诉案件抗诉程序修改的利弊评析 自诉人在提起刑事自诉时,可以要求被告人赔偿经济损失

2021年3月26日  南宁重大刑事案件律师   http://www.nnanjiang.com/

 李卓恒,南宁重大刑事案件律师,现执业于广西欣和律师事务所,法律功底扎实,执业经验丰富,秉承着“专心、专注、专业”的理念,承办每一项法律事务、每一个案件。所办理的案件胜诉高,获得当事人的高度肯定。在工作中一直坚持恪守诚信、维护正义的信念,全心全意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刑事申诉案件抗诉程序修改的利弊评析

最高人民检察院拟对第407条,即检察机关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申诉需要提出抗诉的办理程序进行修改,现正在进行积极调研。借此机会,笔者根据多年的刑事检察和控申检察工作经验,对该条款的修改问题作一评析。


一、现行刑事申诉案件抗诉办案程序的弊端


第407条规定: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者裁定的申诉初审后,认为需要提出抗诉的,应当提出抗诉意见,连同案卷一并移送审查起诉部门审查。审查起诉部门经审查认为需要提出抗诉的,报请检察长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检察委员会决定抗诉后,由审查起诉部门出庭支持抗诉。根据这一规定要求,我们在司法实践中对刑事申诉案件的一般办理程序是:先由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对申诉案件进行受理与审查,认为有抗诉必要的提出抗诉意见,请检察长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后,移送公诉部门进行审查。公诉部门经审查认为确需提出抗诉的,报请检察长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后,由公诉部门出庭支持抗诉。从这样一种办案程序可以看出,由于刑事申诉案件的特殊性,检察机关在办理这类案件时一般相当慎重。但按照这一程序办理刑事申诉案件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办案环节多。先是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对案件进行受理、复查、提出抗诉意见,后是公诉部门进行审查、复查、抗诉,两个部门均要经过审查、审批、提请、决定等程序,十分繁琐。二是办案时间长。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的规定,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办理刑事申诉复查案件的期限为三个月,案情复杂的最长不超过六个月。公诉部门的办理期限是包括在内还是另行计算,法律规定较为模糊,实践中往往是申诉作出决定三个月,审查抗诉一个月,再加上法院审理与退回等诉讼过程,案件所需要的讼诉时间相当长。三是办案成本高。刑事申诉案件要经过控告申诉检察部门的初审和公诉部门的审查,为确保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两职能部门都必须全面依法审查,导致案件讼诉成本增加。四是权责分配不合理。在办理申诉案件的过程中,控告申诉检察部门一方面需承担说服申诉上访人息诉罢访的责任,另一方面只能提出抗诉意见,没有直接抗诉的职责与权限,即有责无权。同时,由于控申检察部门与公诉部门在办理刑事申诉案件时往往存在认识差异与工作分歧,从而影响检察机关办理案件的整体协调性,不利于涉法涉诉等问题的及时有效解决。


二、修改刑事申诉办案程序的积极意义


据悉,相关部门对第407条的修改意见为:对不服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申诉案件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复查后,认为需要提出抗诉的,报请检察长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后由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出庭支持抗诉。从修改后的条款可以看出,检察机关办理刑事申诉件的程序变化有三:一是授予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向检委会直接提出抗诉的权限;二是减少了刑事申诉案件抗诉程序的办理环节;三是控告申诉检察部门承担出庭支持抗诉的职责。应该说,修改刑事申诉办案程序对于切实解决当前刑事申诉办案工作中的问题具有积极意义。一是程序的精减,有利于提高办案效率。由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履行申诉复查监督程序办理职能,完成申诉的受理、复查、抗诉等办案全过程,减去了以前两个部门职能的交叉部门,在减少讼诉环节的基础上,自然降低讼诉成本,提高办案效率。二是权责的统一,有利于确保办案效果。将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原来的建议提抗权变为直接提抗权,权利的行使意味着控告申诉检察部门责任的增强,从而强化在办理申诉案件中,既要注重全面复核案件事实与证据来提高案件质量,又要注重诉讼的程序合法与实体严谨来确保案件实效。三是一站式办案格局,有利于案结事了。修改后形成了从接待、受理、复查、决定、答复及出庭支持抗诉均由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办理的格局,控告申诉检察部门作为唯一的申诉案件办理的责任部门,在循法履职的基础上,势必会把办案与息诉结合起来,既体现出公平、公正与公开的办案原则,又采取“以案释法,以证示案、以理服人”的工作方法来助推案结事了,力求最佳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


三、刑事申诉办理程序修改的配套应对措施


修改刑事申诉办案程序的积极意义是明显的,但是,对控告申诉部门履行刑事申诉抗诉职能的强化必然会使当前就存在的比如法律规定不明确、信息不灵、手段不足、人力不够等问题进一步凸现出来。面对程序修改所带来挑战与问题,我们应做好充分准备。


弥补法律缺陷。一是增强抗诉标准的兼容性。规定了14种不宜提出抗诉的情形,其中包括认定罪名不当,但量刑基本适当的;具有法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情节,量刑偏轻的;审判活动违反法定诉讼程序,但未达到严重程度,不足以影响公正裁判等情况。对于刑事判决中的这些情况,检察机关依据上述规定认为不宜抗诉,但申诉人的看法却不同,他们认为只要存在认定罪名不当,或审判程序违法,或量刑偏轻的情况,检察机关都应当抗诉。这里抗诉标准成为一个制衡点,依法不抗诉容易使申诉人把矛头转向检察机关,难以息诉罢访,按申诉人诉求抗诉又有违法规,所以抗诉标准的兼容性需完善,要考虑大众对法律客观公正的需求。二是明确刑事申诉的时效性。我国现行、,对提起刑事申诉的期限无明确规定,在司法实践中,申诉人可以对任何时期的决定、判决、裁定提出申诉,常出现对十多年及二十多年前的案件首次提出申诉。由于多年后才提出申诉,原来的证据已时过境迁,检察机关虽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却仍难以查清,这使检察机关面临申诉复查案件办理难、结案难、息诉难“三难”的工作局面。明确刑事申诉时效势在必行,应根据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办理申诉案件的特点,同时参照法院对二审、民事申诉等程序的时效。三是上访申诉的时限性。许多申诉人“变上诉为申诉”,即在法定上诉期内不上诉,等到发生法律效力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到检察机关反复申诉。一来到检察院申诉不收费可谓无成本,二来不受法院二审终审的限制,而且可以先向基层检察院申诉,如驳回申诉维持原判后,可继续向上一级检察院申诉直至最高人民检察院,各级检察院重复办理同一件案件,不仅造成司法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还造成申诉不息、复查不止的现象,危害执法的严肃性。


整合人力资源。当前控告申诉检察队伍普遍存在的现状,一是人员少,仅能应付日常工作,二是人员弱,素质不能完全满足工作需求,三是人员老,干警年龄相对比较大。修改抗诉办理程序后,势必增加了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工作量,也提出了更高的执法要求。申诉件办理人员不但要对申诉案件进行全面地复查,准确地提出抗诉,而且还要出庭支持抗诉。现有的人员配备与业务素质难以适应新要求,需要进行调整与充实,以适应办案工作的新要求。







建立救助制度。刑事申诉当事人在提出申诉时,往往含有两个层面的诉讼请求:一是对处理决定不服而提出申诉。简单地说是对实体上适用法律及定罪量刑的不服。在实践中,此类申诉相对而言容易操作与办理,仅需要我们正确履行职责,严格依法公正的办理,用法律的公正来满足申诉人诉讼请求。二是对经济赔偿诉求。由于原案在讼诉过程中给申诉人带来了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致经济赔偿成为申诉的主要诉求。在实践中此类申诉是我们的工作难点,申诉人在提出经济赔偿的诉求中,含有合理的、非合理的或者在合理的诉求中存有无限扩大的非合理的经济赔偿诉求,是检察机关在职能范围内无法操作或满足申诉人的诉求。加之现行法律对刑事被害人的经济赔偿无明确规定,常常出现申诉人就算对实体上的处理决定表示认同,但由于对经济赔偿数额有异议或经济赔偿难以满足其诉求时,既而转向对案件的事实证据提出质疑并不断申诉,欲求通过重复上访与缠访,达到法外的经济赔偿。视现阶段的申诉动态与特点,为防止申诉案件变为重复不断上访案件,修改抗诉程序需引入司法救助,针对合理的诉求采取一定的救助,在体现人文关怀的同时,有效地解决社会矛盾。同时要设定司法救助操作范围、标准与规程,防止司法救助成为缠访与闹访补台措施,防止对个案通融造成对大众的不公,带来难以平息的负面影响。


架构信息平台。现在的申诉办理是“有申有办,申了才办”,使我们处于被动地位,虽有矛盾排查,但也是事后行为。将申诉案件办理从后置行为转变为前位防范,对检察院“二不一撤”案件,对法院判决及无罪案件动态的防范,须建立信息平台。一是了解动态,与刑检部门建立“案件处理信息反馈”制度。二是掌握动态,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建立“案件管理信息平台”制度。三是预防前置,建立“案件资讯衔接”机制,对检察委员会决定的不捕、不诉、撤案的案件或在法院审理环节撤回、可能判无罪的案件,将信息反馈至控申部门,只有掌握了决定原由才能在应访接待时做到有的放失地进行说理,提高预防实效。四是前位排查,建立“重点案件排查”机制,在掌握了案件动态基础上,进行重点排查,定期分析动态情况,防范于未然。






来源: 南宁重大刑事案件律师  Tags: 刑事申诉案件抗诉程序修改的利弊评析,自诉人在提起刑事自诉时,可以要求被告人赔偿经济损失


您可能对以下文章也会感兴趣
  • 1.部分自诉案件应改为公诉案件 当事人对刑事自诉案件应如何确定管辖法院?
  • 2.对进一步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思考 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被不起诉人不服的能申诉吗?
  • 3.提起刑事自诉的注意事项 简论公诉案件的立案审查
  • 4.简易程序的简易性表现有哪些?刑事诉讼第一审程序是怎么规定的
  • 5.触犯扰乱法庭秩序罪定罪标准是什么 法庭审判期限是多久